close

  向輝 凌濤 楊佳燕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08日02版)
  8月3日,突如其來的魯甸地震,給烏蒙山區人民群眾帶來了沉痛的打擊。危急時刻,陸軍第14集團軍某炮兵團,這支官兵胸前掛著黨徽胸標的“烏蒙鐵軍”,第一時間抵達牛欄江堰塞湖兩岸,與當地黨員幹部共同攜手,共抗天災。
  大災面前,他們同心共舉一面旗,把災區群眾安危放在心頭,在救災一線當先鋒、打頭陣,成為災區老百姓的“主心骨”。
  哪裡有險情,就趕赴到哪裡
  “政委,當前受災最嚴重的王家坡、大坪、大彎這三個村(社),需要重點搜救!”雲南省魯甸縣火德紅鎮黨委副書記王輝急匆匆地報告,該團朱政委當機立斷,將原來四組兵力調整為三路,朝受災最嚴重、搜救時間最緊迫、情況最複雜的三個災區進發,當天,搶救重傷員15人,轉移被困群眾306人。
  地震發生近48小時後,正在災區128平方公里範圍內實施搜救的該團官兵,突然接到指揮部的通報:“堰塞湖上游可能還有幸存者,但救援難度非常大!”
  接到任務後,朱政委立即與魯甸縣副縣長胡小兵共同商議,從二營調遣20名官兵,從地方調集挖掘機3台、推土機兩台、吊車兩輛、衝鋒舟兩艘,作為第一支挺進堰塞湖的力量,向李家山堰塞湖挺進。
  然而,隊伍行進到距離堰塞湖3公里處時,道路垮塌,交通受阻。
  “下衝鋒舟,上堰塞湖,時間不等人!”“黨員們,跟我上!”隨著團參謀長薑亞新一聲令下,軍地20餘名黨員緊跟而上,見此場景,周圍的群眾也紛紛靠了上來,交叉分組攜手並肩扛起1噸多重的衝鋒舟,艱難前行。
  3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40分鐘,等把衝鋒舟抬到湖邊時,每個人的肩上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印。
  這時,眼前的一幕讓大家都驚獃了,堰塞湖上漂浮物時隱時現,左右兩岸峭壁上飛石滾落,打得湖面水花四濺。
  “所有人穿好救生衣,我同胡副縣長一組,先前探路,其餘人員坐第二艘衝鋒舟間隔100米跟上,如有險情相互支援!”看到這樣的場面後,朱政委果斷決策,靈活指揮救援隊分組前行。
  軍地黨員規避了一次次險情,第一時間在堰塞湖上打通了一條長16公里的生命通道,為後續部隊堰塞湖排險收集了第一手資料,併成功營救轉移出16名被困群眾。
   哪裡有急需,就衝鋒向哪裡
  地震發生後,廣大軍地黨員舍小家、顧大家,攜手並肩,共戰天災。
  家在震中龍頭山鎮的該團戰士黨員餘才皓,地震中有3名親人遇難,母親也身受重傷,但他把家庭悲痛埋在心裡,始終衝鋒在一線,兩次累得暈倒在抗震救災一線。所在的村黨小組組長張天恩知道他的事跡後,感慨地說:“小餘就跟我兒子差不多大,他家受重災,親人遇難,卻在我們這裡拼命救災。看到他,自己多休息一分鐘都感到良心有愧。”
  “樂紅鎮、翠屏村告急!急需補充物資。”8月8日上午,接到指揮部命令,薑參謀長挺身而出:“組織指揮我有經驗,讓我來帶隊!”他迅速抽組10名黨員駕駛員,成立運輸突擊隊出發。一路上冒著塌方、滾石的危險,闖過一道道險關,第一時間將帳篷、米、油等10餘類180餘噸救命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。
  8月9日15時30分,火德紅鎮李家山村突降暴雨,被震裂的山體隨時可能出現大面積滑坡,聯合黨總支決定立即轉移周邊群眾,5個黨支部、20個黨小組、278名軍地黨員組成突擊隊,在朱政委和李家山村肖書記的帶領下,挨家挨戶動員,成功將72戶332人轉移至3公裡外的安全地帶,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“生死時速”。
   哪裡有困難,就戰鬥在哪裡
  “開學的時間眼看就要到了,臨時住在學校的800多戶父老鄉親該怎麼安置呀?”8月10日,在規劃安置受災群眾分析會上,火德紅鎮黨委書記臧爾方表情凝重。
  “烏蒙山區百姓就是我們‘烏蒙鐵軍’的親人。請放心,我們會義不容辭把這些問題解決好。”聽到群眾安置有困難後,朱政委立即站了起來,用堅定的話語作出承諾。會上,雙方反覆協商,達成共識,按照“建設示範、逐步推進、全面輻射”的思路,先建好一個社區,讓受災嚴重的李家山村群眾先住進來。
  朱政委、肖書記兩個人分工協作,說乾就乾。“書記你負責帶第一隊人平整場地,我帶其他同志前去搬運帳篷!”
  勘察地形、平整場地、搭設帳篷……8月14日,為了讓受災群眾儘快住進帳篷,二營組織200餘名官兵晝夜奮戰,餓了啃口乾糧、困了就地打個盹兒。經過連續48小時的作業,功能完備的紅旗社區建成,保證了40多戶群眾當天就有帳篷住、有凈水喝、有熱食吃。
  端著熱氣騰騰的麵條,村民李秀琴激動之情溢於言表:“在我們無家可歸時,是黨派來的子弟兵給我解決了住處,還為我們保障熱食,真是暖心窩窩啊!”  (原標題:災區老百姓的“主心骨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v58ovyt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